查看原文
其他

折纸神技也能放大招?

2017-07-17 央视公益传播


评判一个人的能力的不仅仅是分数,

高考也仅仅是人生重要历程中的一步,

高考以后的路有很多,

很多路都没有对与错之分。

有的人上了名校却选择因此骄傲懒惰,不求上进,

有的人考试失利却选择在大学继续修炼自己,努力寻找机会。

文化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综合素质,却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重要因素。

——编者


1

高中生凭借折纸拿到高校自主招生降低60分录取资格

今年19岁的孙洪涛,是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毕业生。在2017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自主招生的现场答辩环节,他展示了折纸“神技”,拿到了该校降低60分录取的资格。有人质疑折纸不是能力,或者够不上自主招生的条件。但在事实上,折纸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2

折纸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孙洪涛自主招生考试中报考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他看来,折纸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复杂的数学和空间结构原理,与他报考的机械专业有内在的契合,都是通过对结构的巧妙利用来达到最优的目的。

所以,看似简单的折纸却蕴含着大智慧。只会折千纸鹤的小编估计连一分的自主招生加分都拿不到。

孙洪涛:“考官看到我的作品都很赞叹,而且他们更欣赏我对折纸原理的阐述,我也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折纸和我的专业更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个折纸模型,短的需要花费4个小时左右,长的在6个小时以上,需要“耐得寂寞”;就说折纸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智力付出,涉及到很多数学和空间结构原理。正如孙洪涛介绍的,一种“三浦折叠法”,节省空间,又可避免损耗,在太阳能电池板和人造卫星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


3

央视评论:这不是一个人的逆袭,而是教育改革切切实实的成果。

凭借着“折纸神技”,山东考生孙洪涛将一只脚跨入了心仪大学的校门,这样的事情在一二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怪才”圆了大学梦,这不是一个人的逆袭,而是教育改革切切实实的成果。

曾几何时,想要进入大学的校门,只有埋头苦读并通过高考这一条路。正因与此,高考也被万千考生和家长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苦行僧之旅。考试纵然公平,但带来的后果也极其严重。那些“偏才”、“怪才”往往被认为“不入主流”,唯有仔细研究应试并分分必较才是“正道”。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独立思想的考生、有一技之长的考生和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考生往往折戟沉沙。

事实上,人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其自然的学习曲线:通过实践获得经验,并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在未来用经验和理论指导更多的实践。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引导,绝大多数考生摈弃了实践和动手,直接从书本中获得经验,这本没有什么错。只是,理论和经验唯有与实践结合才能获得生命力。


4

哈工大自主招生凭什么给他60分加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之所以看重孙洪涛的折纸技艺,一是看重考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先在脑子里把纸折一遍并设计出最优方案,这绝非易事。二是看重考生极强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付诸实践,把方案变成现实,这同样不简单。这两方面能力,在绝大多数的考生身上都存在不足或硬伤。


自主招生体现“潜力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次孙洪涛是在自主招生的考核中获得了加分。事实证明,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推出的自主招生体系,已经渐渐靠近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让能力更好地说话;不以成绩为生死线,而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相对于传统模式“考卷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性公平,自主招生通过对大学自主权的确认,更多体现了“潜力面前人人平等”的更高层级的公平原则。


自主招生——不拘一格降人才

什么是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如果成绩合格,一般高校会与其签订协议书,可享受降低10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


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


自主招生有什么标准?

既然高校对自主招生有自行组织自行判分的权力,那每一所学校在要求基本成绩的情况下,必然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


拿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标准为例,其中有一条就是:

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

又或者中国传媒大学的标准之一:

由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院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提供的考生近三年组织的大型活动的证明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的自招标准之一:

对天文学或哲学或日语或俄语专业领域有浓厚兴趣和发展潜质者,限报相关专业。

这些看似笼统,却能网罗各领域人才的自主招生标准是考生们在备战高考以外另一条可选的道路。综合素质素养的教育不是一天一月可以速成的,而是需要常年的积累和培养。每个人的潜能和天赋也是需要挖掘和引导的,在高考这条独木桥上,自主招生或许给了这些“不出世的天才”们一个展现自我,创造未来的好机会,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不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发展。


那些被破格录取的大师们

张艺谋

张艺谋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在经历多所学校碰壁、“超龄”6岁不能报名,张艺谋始终没有放弃高考。最终,几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也看重他的才华,超龄6岁的张艺谋最终“特事特批”。张艺谋经过一番曲折的争取,被破格收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罗家伦

1917年,20岁的罗家伦参加了北大招生考试,不过,他考出的成绩让人哭笑不得。当时,罗家伦的作文成绩是满分,批改试卷的胡适非常赏识他,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不过,委员们在看完罗家伦的全部成绩单后却很头疼,因为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平平。最后,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以偏怪之才的定位破格录取了罗家伦。由此,罗家伦得以进入北大,主修外国文学。

余华

作家余华的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在卫生学校学了一年。然后被分配到小镇上的卫生院,当上了一名牙医。不服输的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凭借着多年来的文学素养和牙医的经历开始写小说,最终带来了让人每看一遍都有深刻感悟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

麦家

作家麦家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被誉为 “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当年他的高考成绩,勉强上提档线,但由于他在医院参加体检时,偶遇负责招生的首长。首长知道麦家数学满分、物理94分且体格优秀以后,决定破格录取他。进校以后,麦家才知道毕业后将从事军队情报工作,俗称“特工”。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文学上,他偶然地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的形象和他当时有一样的心态,压抑、躁动……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这让麦家觉得自己也可以写小说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暗算》等作品的问世。


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不仅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或是独具一格的文化才能,也有着招生官们的独具慧眼,让他们能在高考的大潮中脱颖而出。过去的“破格录取”与当今的“自主招生”殊途同归,都是防止有才华的考生埋没在紧张的高考备战当中,不同的是现在的自主招生更加的规范,评判标准更加的科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展现。


关于高考自主招生和破格录取,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齐鲁网,新京报



 监制:李怡

     主编:王佐元

   编辑: 既然




为您推荐


面对持刀歹徒,泰国警察的反应让所有人意外…

太阳下山,冰淇淋依然会流泪


【独家揭秘】为什么新疆姑娘们都这么美!?


【独家爆料】我们放了成龙、容祖儿和陈伟霆的大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